2018年02月09日 點擊數:2842 分享到: “深圳人才條例”正式實施,恒明ONE招才納智促創新 “深圳吸引人才經歷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人才 '孔雀東南飛' 的1.0階段,2000年左右開始的 '海歸' 人才規模引進的2.0階段,現在正進入規?;?,制度化引進全球專家人才,批量吸引全球優秀留學生等青年人才的3.0時代“。 11月1日,備受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正式施行,為特區廣聚天下英才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條例”明確每年的11月1日為“深圳人才日”,“條例”提到:統籌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開發規劃,加強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加快培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事業單位申請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對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員,可以由政府財政性資金給予補貼。以財政性資金為主設立的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等的科研設施與儀器應當向相關人才開放共享。這說明深圳市將注重加大對用人單位和人才的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充分體現人才價值,激發人才活力,營造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 “深圳將加快推動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構建更完備的現代產業系統,以產業發展集聚人才,以人才支撐產業發展?!?/span> 條例公布的當天下午,全國首個以“人才”命名的深圳人才公園正式開放。公園與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相連,毗鄰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歷時8個月設計建設完成,占地面積77萬平方米,園內處處風景如畫,宛若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顆璀璨星辰。 公園通過雕塑組群,數字元素,文字符號等形式,建設人才功勛墻,漢字部首長廊,π橋等人才元素景點,重點展示名人風采,傳播人才文化。求賢閣,群英薈內設有人才多功能廳,院士講壇,創客空間,人才體驗館等,全方位,立體式展示深圳人才風貌。 由深圳各方面舉措可見,人才作為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為社會各個方面的進步貢獻著巨大能量,在深圳發展過程中尤為明顯。從“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的轉變,歸根結底在于人才支撐。通過吸引頂尖人才,深圳從“跟隨創新”邁向“源頭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城市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契機。有效聚攏各類人才,合理高效運用人才,集中精力培養人才,為深圳打造“中國新硅谷”提供堅實的后盾。 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是深圳科學規劃的主旋律,龍崗區作為深圳“東進戰略”的核心區和主戰場,以“科教高地,創業新城”為建設重點,不斷完善政策供給力度,擴大覆蓋面,提高扶持精準度,逐漸形成具有龍崗特色的創新體系及環境,恰恰也為恒明ONE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向。 ? 作為龍崗區重點項目的恒明ONE,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園區以“物聯網”為核心特色產業,高度聚集以“文創”為輔的新業態,共同豐富園區的產業生態圈,為園區創造更多“溢出效應”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園區建成后預計將有上千家高新技術及文創型企業入駐,為區域釋放大量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與恒明ONE達成戰略合作的陳國良院士工作站,榮事達國家級雙創中心,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眾多創新資源,加之園區定制化的“孵化+加速”模式,全方位的“十八大服務體系”等蕓蕓,均為高端創新型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多層面的輔助及良好的發展環境。 ? 恒明ONE將積極響應“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以”人才“作為戰略支撐,全力實現‘優勢產業引才與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互動并進,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凝聚起創新人才“強磁場”。 ? ? 上一頁 下一頁